1
良知之“场”的圆融与和谐在传统儒学的社会,“人”是整个社会秩序设计的核心,对每一个活性的个体生命的安排(从内圣到外王),可以说是社会既定的基本内容。作为整个社会秩序的最高追求目标“礼”的实现,一直是儒家的社会理想。从孔子提出以“仁”释“礼”(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以“心”释“仁”(良知四端),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最终是以阳明心学构建和实践了个体生命完美的秩序世界。阳明心学是以“良知”为核心展开的,换句话说,阳明心学是一个关于“良知”的“场”的哲学,在这个“场”内,良知是生命的本体,良知安排生命秩序,良知牵引善恶,良知是万物的主宰。在王阳明看来,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川流不止,就在于人心中有良知,良知是生命的源泉,良知“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传习录上》)良知是“天植灵根”,它在人的心中是须臾不可间断的。如果“著了私累”,把它蔽害伐贼了,生机就不能显发;如果丧失了良知,人也就成了徒有人形的禽兽。围绕“至善”的社会理想,王阳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之场:以良知为核心,天、地、人、物、我之间,万物一体,一体同善,心物之间,身心之间,神形之间,能质之间是有机联系、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整体的动态平衡,而每一层面又都是圆融无碍的。在这个生命秩序的世界里,“道”统摄一切,支配一切,心与道通,心与道合,心即理,心即道。“…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异同?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即知道,知天。”(《传习录上》)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于是一个良知彰显的礼教社会就自然形成。“马子莘问:修道之教。先生曰:道即性即命。…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传习录上》)个体生命因为形影于“道”,“礼”的秩序顿然而生,整个“场”内和谐之光四处流溢。在以良知为核心的这个“场”内,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秩序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首先,这个秩序是以良知为起点发生的(或者说是以良知为本体),“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传习录中》)这种本体之良知,是亘古不变的东西。“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用,不虑而知。”(《传习录中》)既然良知是天赋人心,人人具有,也就是说,只要将本然之良知从潜在转化为现实,每个人就会自觉的克已复礼,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可以出现。其次,良知是整个秩序的原则安排(即道德行为的准则和和道德价值的标准)。王阳明说:良知就是理,就是道,就是五伦,“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道即良知”;“义即良知”(《传习录下》)良知又是先验的存在,超越于现象界的同时又与现象界同在,作为认识的主体,在现象界还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样天赋于每一个体之中:“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传习录上》)“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传习录下》)王阳明还把良知比喻成试金石、指南针。“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传习录下》)最后,以良知为核心的这个“场”,内容本质上是一个价值理性的秩序构建,个体生命通过良知的彰显在这个秩序中可以获得最大价值意义。一方面,个体生命的张力在这个秩序中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阳明以心立言,心即“理”,这里所说的“理”本质上不同于朱熹所说的“理”,朱熹所说的是倾向于客观的“理”(绝对意志),阳明所说的则是倾向于主观的“理”(自由意志),两种“理”的生命践屣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圣人标准的降低(满街都是圣人),生命在理想的意义世界发出了强烈的现世感召,秩序的向心力由此而变成了生命的冲动力,生命的意义由此而得到升华。阳明还认为,良知不仅是人的生命意义的内在依据,而且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良知的流行不息。”“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成地,成*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下》)可以说,阳明心学体系以“良知”为核心的生命之“场”,承接整个宇宙自然秩序的脉动(永恒变动、大化流行、连续的、生生不已的),“致良知”的生命智慧在秩序世界中不断涌动着圆融与和谐。2
直觉方法与内在超越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就其理论方法特色而言,也代表着传统哲学的一种指向。重视综合直观,重视直觉与体验,纳方法于本体认知之中,不要逻辑推论,以本体境界体验性的对智的直觉思维方式,当下把握生命的真实对象,深入地回答了形上路径的宇宙思考:在自然秩序中发现主体,在主体重塑中与万物一体,在“良知”理性构建中扩展个体价值,在“良知”实践中实现价值理性构建。所谓直觉,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之外的认识,它超出了经验和思维的认识,也超越了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使二者在某种神秘的境界中合二为一。这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相对逻辑思维所具有的实证性、连续性、科学性、精确性、抽象性、演绎性、分割性、可析性的特点,直觉思维具有领悟性、跳跃性、模糊性、混沌性、形象性、模拟性、整体性、有机性的特点。作为传统生命智慧特有的直觉方法,在阳明心学体系中随处可见,阳明心学也正是通过直觉的方法,直指良知——天理,形成特有的内在超越的生命方式。作为认识途径的寻找,格竹失败的经历使其对当时经典的朱子格物论充满失望和怀疑情绪。要解决朱子格物论的内在难题,就必须扬弃朱子哲学,阳明把朱子格物的方向扭转为向内“在心上做”。“龙场悟道”后,阳明彻底地否定了客观的“理”的世界,以智的直觉方式当下把握良知本体,直指形上智慧,确立了心之纯然天理为问学的终极目标。在阳明心学体系里,由于心即理,心外无理,心等于理。“理”的本源便植根于内在的心灵世界,心灵世界也就是“理”世界。内心不仅有着绝对的自由意志,而且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其过程就是通过镜“照”的方式来完成。“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传习录上》)心之为镜是一种直观活动,不仅包括看听等感观活动,而且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多维要素的参加,他们共同作用,共同接受并把握对象。直觉的对象已不单纯是直观的对象(即纯粹的表象),而是包括直观的对象且涵盖了道德、审美甚至宗教等领域的对象。“良知”作为心之纯然天理,又同时具有理性和感性两种功能,心中的“良知”在尽性与知性过程中,产生理性和感性的交融,经过一个自我内心的激荡,便产生出情与境合与心与道合的结果,在“自然明觉发现处”产生出一个“真诚侧坦”的本体。“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王文成公书》卷26)“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现处,只一个真诚的侧坦,便是他本体。”(《传习录中》)良知生生不息,今日之良知,明日又有开悟,又有扩充。在这里,阳明把“行”也纳入“知”的范畴,扩大了“知”的内涵。对于“良知”的比喻,阳明喻为一团“烛光”,“烛理明,则私欲自不能蔽累”。(《王文成公书》,卷4)但是,心本体在遭到“人欲”的污染后,为其所蔽,不能发挥。亦失去了道德依据或准则的作用。“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所同俱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需学以去其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加损于毫末也。”(《传习录》中)除蔽的过程,阳明比喻为磨镜的过程。不过,这里的“磨”是指由里向外磨,先体认良知,然后内照外明。阳明出入于佛儒之间,其构建的心学体系也有着禅宗机锋棒喝式的色彩,其内在的认知方式与佛教禅宗可以说同承一脉。“良知”作为主观世界中的永恒之道,禅宗讲的“佛性”也是永恒之道。怎样使主体进入这种广大自在的境地呢?《六祖坛经》讲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即是不若相,不执着,这才能达到佛性境地。“佛性”就是超越一切分别、等差、阶级、渐进使人得到解脱的“不二法门”。是一种远离永恒与不永恒、善与非善、美与非美的境界。这里永恒与不永恒是二,善与非善是二,美与非美是二,即二法。“不二法门”只有平等无有差别的慈悲之心才能进入。“佛性”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慈悲,平时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机缘一到,便源源而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阳明讲的“良知”之善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不若相”之善。四句教首句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四字并非说性真的没有“善”,而是一种“至善”。“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传习录上》)此“至善”就是“不动于气”。何谓“动气”?阳明说:“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传习录上》)“不若”之意,阳明又称为“不执着”。所以,“至善”、“不动于气”实际就是“不执着”,亦即不固定于某一“形”上。这与佛教禅宗的“无念”、“无相”、“无住”是一致的。佛家讲“执”与“无执”,这在认识上是两种方法,二者的区分是“识知”与“智知”。识知是闻见之知,是感性直觉所成。智知是性理之知,是智的直觉所成。阳明所说的“良知”,其“致”的途径亦是直觉的进路,一“念”之起,一“机”之转,生命顿然开悟。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阳明给学生讲“致良知”的功夫时,亦是如此,“良知”是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之中,做事的功夫却不能停留在观象闻见之上。必须突破感官,离开语言事物,用智的直觉直取内在的不可闻见的“道”。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3
生命“存在”的形上视域对生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