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说一下我对豌豆荚被收购的思考
TUhjnbcbe - 2021/6/21 19:16:00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401/5270056.html

首先,我不认识王俊煜,现实里好像也没见过,本文不含任何歹意,只是觉得豌豆荚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和讨论的案例,说几句我自己的看法。如果此篇内容有冒犯的话,请有机会见面的时候王俊煜不要打我,或者打的时候能够手下留情。

简单地讲,豌豆荚从应用市场最早的玩家,到今天错失掉这个机会,我个人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定位错位。

对于豌豆荚,我一直有个疑问,王俊煜是怎么定义豌豆荚的用户群的,用户画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今天试着搜索了一下公开资料但没有搜到。我不是豌豆荚的用户,因为我一直用iPhon。豌豆荚给我的感觉,它在营造的用户形象是「Gk范的、对品质有要求的」。那么我的问题来了,这样的用户不是应该像我一样用iPhon吗?这是「用户定位错位」。用户定位错位,带来的最直接结果,数量最大的真实用户与你想象的用户是不一致的,你提供的为了满足你想象的用户的产品功能,长期来看是不能有效满足真实用户的核心需求的。豌豆荚以设计见长,设计有没有价值?有,且巨大。但归根到底产品要满足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之上,优秀的设计可以催生出伟大的产品。反之不对,设计颜值高短期内对用户是有吸引力的,但拉长时间看归根到底还是有没有满足用户需求。当然很可能以豌豆荚这样的专业团队内部是有清楚的用户定位而不足为外人道也。所以这个不展开。

我看到王俊煜的专访里他说过一句话,「豌豆荚从来不把自己定义为应用商店」。这句话就特别错误,这是「产品定位错位」。定位错位,会带来一系列恶果。

我不确定豌豆荚是不是最早做应用市场的,但可以肯定说的是豌豆荚是第一波做应用市场的产品里面做得最好的。豌豆荚其实是占据了市场先机的,占据市场先机会有两大优势,一个是相对容易建立品牌优势,尤其是有建立「品牌即品类」的机会,二是可以为后面到来的大决战做好足够的准备与储备。但,因为定位的错位,两个优势都没把握住。

作为CEO的王俊煜不把豌豆荚当做应用商店。但我相信在豌豆荚的用户眼里,豌豆荚就是个应用商店。不管王俊煜承不承认,它都是。我翻看的几篇专访里,几乎每次记者必问的问题肯定有这个。跟记者还好办,你可以有条理的解释,但对着百万千万过亿的用户,你说你不是应用商店,那你是啥?大家别搜索王俊煜的答案,我看看有几个能回答出来豌豆荚到底是啥的。本来是有机会建立「品牌即品类」这个巨大优势的,让用户一想到应用市场首先是豌豆荚,或者至少认为最好的是豌豆荚,但因为定位错位,自己把用户给整懵逼了。

除了用户,我相信在大多数豌豆荚员工眼里,豌豆荚也是个应用商店。我不知道王俊煜有没有在公司内部公开完整地阐述过自己的思考和逻辑,但我敢肯定的是,即使王俊煜反复认真地说过很多次,必然还是会有大比例的员工认为豌豆荚就是个应用商店。这会带来公司内部巨大的沟通成本,员工也懵逼了,我们到底是个啥?战略和目标不清晰,产品不知道怎么做功能规划,运营不知道怎么找核心用户,技术会问我做的难道不是公司主业吗?这会导致大家很难合力。我相信豌豆荚的销售肯定都很清楚豌豆荚就是应用商店,卖广告位的时候肯定也是这么说的。所以有句至理名言叫「FollowMony」,当你自己都懵逼了但是居然有人愿意给你付费的时候,你问问他们,你到底是个啥,搞不好就对了。

产品定位错位最致命的,在整个市场大决战的时候,没有在自己真正的主战场投入全部精力和兵力。我曾经给我的团队分享过王俊煜的一篇文章《永处战时》,其中一段如下,

我(王俊煜)自己觉得,我们在到年就是这样的状态。业务一直处于非常快速的增长之中,但今天回想起来,这些快速增长还是得益于到年抓住了Android手机用户最早的需求,通过PC端产品建立了口碑。年转移到手机端开始,产品创新的锋利程度已经下降,而我们当时处于团队快速扩张、共襄盛举的阶段,在管理上并不节制,允许鼓励各种没有实际产出的「创新」项目。表面欣欣向荣,实则杂草丛生。更糟糕的是,由于业务数据一直在很快速的增长之中,即使我们明白其中的危机,也一直无法传达给团队。如果再来一次,那根本没有什么和平时期。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产品定位错位,当全世界都认为你是应用市场,正把你当竞对往死里打的时候,自己却不认为这是主战场,不但没有AllIn集中全力和对手肉搏,甚至还有点儿要主动交出阵地的意思。可能有人会说,豌豆荚作为第三方就是真想竞争也是有心无力,我不同意这个论调,展开阐述能有不少具体的打法,我就说一点,当一个充满战斗力的团队不留后路殊死搏斗的时候,能够释放出来的能量必定连他们自己都怕。

正视主战场还有一个很可能的结果,就是豌豆荚不会这么容易掉队,还可以坚持更长时间。我最近刚刚换了华为的Android手机,我本想去下载安装豌豆荚,然而它就这么易主了。我昨天吃饭还在和朋友说,Android手机现在的使用体验已经很好了,有没有可能更多像我这样的很大可能正是豌豆荚想要的那种目标用户在今年开始投入Android阵营呢?

豌豆荚应该首先是应用市场,然后才有王俊煜的那些更大的构思。应用市场立不住,就没了根基。

我最近在重新学习YCombinator的创业课「HowtoStartaStartup」,在《CompanyCulturandBuildingaTam》这一节课里,Pintrst的创始人BnSilbrmann有一段话是关于如何选择员工的,

Whnwfirsthirdpopl,whirdpoplthatwrmorlikourslvs.IoftnlookdforthrtofourthingsthatIrallyvaludinpopl.Ilookdforpoplwhoworkdhard,hadhighintgrity,lowgo.Ilookdforpoplwhowrcrativ,suprcurious,whichmantthyhadallthsintrsts.

YC的创业课我之前也断断续续看过一些,但因为英文不够好,总感觉领悟地不够透彻,所以这次重学是伴着李笑来老师的「YC创业课(CSB)学习笔记」一起看的,在李笑来老师的解读下,确实又有了更多的收获。比如刚刚这一段,李笑来老师对其中「lowgo」的解读是「自尊心不强」,「所谓“自尊心强的人”,不过是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在意很多很多没有什么实际好处的东西……换个说法,就是这种人特爱面子。」然后写的对应的笔记标题是《自尊心太强是进步的障碍》,老道且*辣。我在写这篇内容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这个可能是豌豆荚产品定位错位的根源。毕竟创业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创始人身上找原因。

我早前是王俊煜博客的读者,后来到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一下我对豌豆荚被收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