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微博热搜ldquo手机越贵打车越贵
TUhjnbcbe - 2021/5/5 22:05:00

近日,话题#手机越贵打车越贵#冲上微博热搜,阅读已达3.1亿,讨论超2万,而这背后源于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做的一项关于“手机打车软件打车”的调研。

该团队在国内五个城市,花元,收集了常规场景下的多份样本,得出一份打车报告。报告显示: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手机越贵,打车越贵。

有网友现身称自己打车,同一段路程小米和华为预估差价近20元。

此外,报告中还揭露,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这个比例是安卓手机的3倍。苹果用户比非苹果用户享受到的打车优惠更少。数据统计发现,苹果手机用户平均只能获得2.07元的优惠,而非苹果用户平均可以获得4.12元的优惠。“杀熟”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可大数据下真有这么玄乎吗?

实测3个平台

预估价相差3块左右

但也有平台越贵的手机反而更便宜

为此,19楼论坛小编做了一番测试。志玲的同事斑斑特地找了不同型号的手机,确定同一打车地点、目的地,在不登录账号情况下,用不同打车软件,看看到底相差多少?

首先

欢迎本次的参赛选手:

元的iPhone11

元的小米

元的华为荣耀

本次赛程

起点:19楼

终点:龙翔桥地铁站A口

滴滴出行

第一位出场的是滴滴出行

可以看到苹果11和小米特惠

快车价格是一样的

都是39.1元

而最便宜的荣耀价格是38.9元

居然只差了2毛钱

如果接受拼车一口价则都是34.3元

哦,看来滴滴很公平?

为了再证明一下

这次斑斑把终点换成了杭州大厦

再比一次

苹果11和小米价格还是一样

都是31元

但荣耀这次从上次便宜的2毛变成便宜了2块3

这是啥玄学?

后来再次测试打到3个不同地点

发现还是荣耀最便宜

差价大概在2毛-3块

所以基本得出:手机越便宜打车越便宜

T3出行

第二次

斑斑换了新的打车软件:T3出行

可以看到这次居然是苹果最便宜,44.98元?

小米则是46.81元

荣耀45.18元

这三差价大概在2毛

难道T3宠爱苹果?

为了再次验证T3对苹果的爱

斑斑又把终点换到了杭州大厦

结果

好吧还是苹果最便宜,34.59元

小米和荣耀都是34.78元

但当志玲

把苹果和荣耀各自账号登录优惠后

结果

差距又从2毛拉到了6毛7

好吧

手机越贵打车越贵

仿佛在T3不成立呀

高德打车

不死心的斑斑

又开始了第三轮的比拼:高德打车

发现

苹果最便宜,27.29元

而小米和荣耀一样都是28.29元

可以看到差距就在那1块钱的优惠券

但斑斑找了好久也没发现这券哪来的

因为我们账号都是未登录的状态

只不过苹果是临时下的高德出行

所以算是平台的新人券?

但是账号也没登

咋发的呢?难解~

同样,为了验证

换个终点:龙湖天街

我们再来一次

发现差距还是那一元券

所以初步算能验证高德勉强一碗水端平?

本着比赛三局两胜的规则

来公布下结果

第一次:手机越贵,打车越贵

第二次:手机越贵,打车越便宜

第三次:勉强打个平手

啊这

胜负咋分?

大数据时代

你我都是韭菜

除了不同手机打车价格不一样,网约车最喜欢玩的套路还有给经常用打车软件的亲们,不定时发放不同金额的优惠券,每次打车都会便宜个几块钱。这个补贴在经过复旦孙教授团队实验之后,发现也有猫腻。

通过对比—年中三个年度前后的数据,复旦大学调研团队发现:乘客等候的时间明显变长,相比年,年竟然翻了一倍。而打车的费用,相比三年前,上涨近14%。调研团队认为,“熟人”打车比“新人”贵;打车人越多,打车费越贵;此外,人多排队时,加价即可插队。

这一说法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印证。在微博热搜里,有网友提到:“打车比较频繁的话,车费也会越来越高(不过没有超出出租车的打表计费)。我很久没有用打车App,有次上班来不及就打车,车费才13块多,后来连着打了好几天车,车费就慢慢变成15块多、18块多,最高到了20多块(同样的路线,没有堵车,没有绕路,没有用任何优惠、折扣,不是恶劣天气)。”

其实对于杀熟这个问题,早已经不是新鲜事。

去年央视财经频道曝光过某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一位消费者发现自己用了12年,累积消费26万的VIP账号买东西,居然还比另一个不常用的小号结账还贵25元……

除了电商网购,其实外卖也是一样。开通外卖会员后,同一家店铺的配送费由平时的2元变为了6元。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原文

19楼论坛上,也有网友求助,同一场电影,同一个条件下,两个手机显示的价格竟然完全不一样。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原文

人大代表建议立法

规制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

好在,相关部门已经在提出建议要规范整改了。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表示,她将于今年全国两会提交关于修改反垄断法及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议案。为此,杨松与武汉大学等高校多位专家一起调研研讨,议案就包括了建议立法禁止协同行为,规制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行为。

最后,斑斑想说,互联网时代,我们衣食住行少不了依靠各种软件。大数据作为一项技术,是一个好东西,但希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好处,而不是平台割韭菜的“刀”。

你有遇到手机越贵打车越贵的经历吗?

大数据下的我们如何少当韭菜?

来源

19楼(my19lou)综合整理自19楼论坛、都市快报(dskbdskb)、微博

轻松时刻

这里不套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博热搜ldquo手机越贵打车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