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渐进尾声,对于深耕PC产业的人来说,这个月可谓是非常忙碌,早些年在房地产市场素有“金九银十”词语形容市场在这两个月内爆发式成长,我想10月的PC产业也能够有资格来套用这个词。在这个月里PC产业一共发生了四件大事,苹果秋季第二场发布会发布全新MacBookPro14/16英寸新品以及M1Pro/M1Max芯片、Windows11正式版被推送用户可以正常下载,华为HDC大会鸿蒙系统以及HMS移动服务生态日趋完善,而英特尔第十二代酷睿处理器解禁成为了10月最后一场压轴大戏。
01Windows11正式版推送有用户尝鲜有用户旁观
10月5日Windows11操作系统正式推送,部分用户收到了推送提醒,有些胆大的用户在第一时间更新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而绝大多数用户则主动选择观望,这些观望的人群分为两类,第一类人群是,熟悉Windows10操作系统后,不愿意主动更新Windows11,因为要花费一定时间学习成本,而现有Windows10操作系统已经足够完善。而第二类观望人群则是,想升级,但因为硬件问题被微软拒之门外。笔者推测未来一段时间Windows11操作系统最大的占有率应该是品牌预装系统,而非用户主动升级与更新。
Windows11的UI确实比Windows10漂亮,也难怪在PC产业深耕多年的多位资深评测编辑对Windows11的评论是套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皮。任务栏图标居中,简化多任务处理,全新的应用商店以及漂亮的小组件。但对于用户来说,似乎这些都不重要,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几点:
1.升级Windows11之后是否变卡?
2.老电脑能否升级Windows11?
3.软件兼容性怎样?
4.学习成本高不高?
5.原生安卓能不能用?
上面的五个问题,是笔者采访了十几位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年龄跨度在20岁到40岁之间,他们之间有白领,有老师,有码农也有政府事业单位从业者。对此,我在下面整理了他们的答案。
1.有编辑评测,体验上Windows11升级之后变卡,内存占用过高的问题,但因为是早期版本,笔者认为后续版本微软很有可能针对于用户出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卡顿会出现,但什么原因出现,不详。
2.至于升级Windows11系统的标准,微软官方有公布,但确实这个标准阻碍了相当一部分用户升级Windows11。对他们来说,Windows11就像一扇门,想用Windows11就需要重新买台本。
3.笔者始终认为,兼容性会随着软件生态的逐渐迁移,变得日趋完善。但至少在10月底这个时间节点,部分软件还存在一定的兼容性困难,但这些困难也会随着时间逐渐解决,它是一个变量。
4.年轻用户可以在2周内完成学习与适应的整个过程,但除非迫不得已,谁又愿意主动学习新系统的知识呢?(科技工作者和相关产业者除外)
5.很遗憾,基于亚马逊服务,到目前为止,你依旧运行不了原生安卓程序,依托谷歌GMS服务,所以大概率还是别想了,下个安卓模拟器,实在不行你用华为的产品就行了。
特别说明:这里非常建议读一读尹航老师写的一篇文章:《Windows11两周体验:内存占用高安卓应用遥遥无期》
PC产业需要Windows11的创新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用户要的不止是色彩斑斓的UI设计,用户要的是系统的易用性与友好的交互,PC是生产力工具,Windows操作系统更要为生产力工具服务,Windows11更应该考虑的是跨系统、跨设备间的协作,云空间与内容协同,找到用户的痛点,才能真正做好用户想要的系统,而不是为了更新升级而更新升级。
02苹果第二场秋季发布会那一天我整夜未眠
凌晨1点,笔者从床上起来,打开桌上那台款MacBookPro,屏幕的光线映射在我的脸上。笔者轻轻地拍了拍屏幕边框,对它说:“老伙计,谢谢你陪我走了6年,我想是时候让你退休了!”。
苹果的生态真的很黏人,导致我从iPhon3GS开始从来没有用过安卓设备,拍视频的时候,我会把事先在iPhon备忘录的脚本打上去,到拍摄现场,打开自己的iPad放在提词器前面,iCould会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内容同步到所有关联到你的设备上。拍摄的图片利用AirDrop快速与好友分享或自己的MacBookPro进行隔空投送。就像何同学在春节前夕采访苹果总裁TimCook一样,苹果的软件系统不管是iOS还是Mac都是尽量减轻用户学习成本为目的,让用户更加容易地使用产品,这一点我想真的微软要好好地学习一下。
言归正传,10月苹果第二场秋季发布会,搭载miniLED的MacBookPro笔记本应声发布,来自iPhon的齐刘海被应用到了新MacBookPro笔记本上面,MagSaf的充电接口回归,被用户吐槽并无用处的TouchBar取消,重新采用了物理按键代替,屏幕也被升级成为Hz高刷屏。在发布会结束后,开启预售的那一刻,笔者朋友圈有超过7位朋友不约而同地下了单。如果说不看价格就下单可以解读为冲动的话,那么看到价格开售就下单,我想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他们对这个品牌和产品的信任与情怀。
如果说去年的M1芯片在13英寸MacBookPro上面试水的话,那么这次发布的M1Pro/MaxSoC自研芯片应该是补全苹果高性能产品线的最后一块版图。
M1Pro与M1Max两颗芯片同样优秀,M1Pro芯片采用Gbps的内存带宽,并提供32GB的内存支持,M1和M1Pro都将GPU整合到了SoC中,且共享内存资源,两倍于M1的晶体管、3核CPU8个高性能内核和2个效率内核、16个GPU内核、2倍于M1的图形性能。
M1Max拥有亿晶体管,采用5nm先进工艺制程,拥有10核CPU+32核GPU,辅以64GB统一内存,能够轻松扩展4台显示器形成多连屏的工作模式,更加有助于效率提升,同时CorML比友商的顶级处理器快3倍。
上面两段内容,是笔者当天在苹果发布会后第一时间写下并发布的,关于技术上面对于芯片的解读,我想网上已经足够多了,这里笔者不想过多的赘述。笔者只是想说,未来M1/M1Pro/M1Max三颗芯片全面应用于苹果自家的MacBookPro上面,那么留给Intl的时间究竟还有多少?面对AMD和苹果的双重压制,Intl能否摆脱困境,重新回到领军者的位置,恐怕只能等时间来做验证。
03华为HDC大会三周岁生日快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其实笔者在盘点10月PC产业的时候,起初并没有将华为HDC大会写进提纲里面,因为作为一个深耕PC产业的人,可能对华为HDC的生态并不了解。但后来,笔者还是想凭借自己的理解,来对华为HDC大会做一点点浅显的解读,如果下面的内容说的有不对的地方,也希望大家指正。
华为HDC大会在烈焰中降生埋下梦想的火
年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芯片断供,欧洲市场5G推广受阻,面对资本市场恶意满满的打压,华为扛起了身上的重担。年也被称之为HDC的元年,那一年第一届HDC大会开启,余承东先生进行了主题演讲,并正式宣布了HarmonyOS1.0系统,这个系统成为了跨平台分布式OS,提供跨设备协同与分布式操作。但当时因为缺少硬件适配,也被很多人质疑。
首届HDC大会还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华为移动服务系统HMSCor3.0,在原有HMS能力上,增加了位置服务、云空间服务、游戏服务等,与此同时,华为公布了耀星计划,在失去GMS支持之后,华为向外界释放了开发者共建生态的信号。
年华为第二届HDC大会,在HDC后面增加了Togtr,不难想象华为此时此刻的处境,海外市场首次利润负增长,失去GMS支持之后谷歌将后门彻底封死。能够拯救的只有HMS华为移动服务系统。
Togthr这个词,将华为与开发者连结在一起,华为想活下去就必须依靠开放平台和众多开发者一起努力。在这一年,很多人开始唱衰华为。觉得四面楚歌的华为,仅凭HarmonyOS与HMS移动服务很难挺过这一关,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家中国的科技企业与全球巨头硬碰硬,而华为是第一家。
也难怪,余承东在HDC大会上面说,“没有人能熄灭满天繁星。”那星是每一个华为人的梦想,每一个开发者的梦想,更是每一个不屈服的中国人深埋的梦想。
第二年的HDC大会,HarmonyOS2发布,HMSCor5.0华为移动服务发布,全新的EMUI11操作系统也同期发布。我们也看到了FrBudsPro和WatchGT2Pro这样的硬件产品出现,那一年的HDC大会,我们看到了一股悄然成长的力量,像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羚羊,面对远处恶狠狠的猎食者,努力的撑起双腿,尝试奔跑。
年华为HDC大会,大会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Cloud云业务为HDC主题,面向企业及商用客户,华为云、鲲鹏、昇腾、opnGauss、opnEulr部分,而消费者业务的主题依然是Togthr,面向用户端的HarmonyOS、HMS华为HDC传统业务线。
今年的华为主打分布式技术,并且这项技术一直是HarmonyOS的能力核心,分布式技术能够让多个设备自由组合,在系统层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每个设备都能成为互相的功能模块,实现能力互助,资源共享。本次发布的HarmonyOS3开发者预览版带来创新的异构组网技术,让分布式能力支撑更多设备、更佳性能,打造更坚固的超级终端底座。比如,PC秒变手机显卡,帧率、分辨率、续航都有大幅提升;手机、智慧屏、4台音箱可以组合成6个设备的超级终端,让手机视频也可以享受超大屏幕和5.1声道影院级体验。手机、平板、PC组合带来升级版多屏协同,三屏协作提升办公效率等。
经过两年的长跑,目前已有超过1.5亿华为自有设备搭载HarmonyOS,超过家硬件伙伴加入鸿蒙智联,鸿蒙智联认证产品种类超过个,今年新增出货量已超过万,同时,鸿蒙生态原子化服务数量也已突破1.6万个。华为两年的努力初见成效。与此同时,面对Python、Java编程语言的打压,国内从小孩子到成年人无一例外的都在学习国外的编程语言。中国人缺少自己的一套针对中国人开发的编程语言。今年华为HarmonyOS开发了全新的编程语言,弥补了HarmonyOS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虽然目前仍处于未发布阶段,但相信这套编程语言已经离我们很近了。
在今年大会上,用户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