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测评,不如叫体验分享更为恰当,非常主观,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所以我想把结论放在前边,不喜欢看长文的,看完下边这段就可以返回了,如果你只喜欢看图,那么下边这段话也建议看完再看图不迟。当然,数码君还是非常建议你仔细看完本文。
结论:经过几天的体验,我个人认为OPPOWatch从外观设计到系统操控和功能体验上都是一款非常成熟的智能手表。对比其它品牌的同类产品甚至是AppleWatch,我认为它都能一战。这让我一度有点怀疑,这是否真的是OPPO进入智能手表领域的首款作品?事实上,确实是!
好了,言归正传。
坦率得讲,拿到OPPOWatch之前,我都不相信一家国产手机厂商能做好智能手表,也不相信他们做的第一款产品的产品力就能做到宣传的那个水平。这种不信任并不是对国产这两个字的偏见,而是先后体验过太多智能手表带来的后遗症。我们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往下看。
外观方面:
数码君手中的46mm曜黑版本最为吸睛的就是正面这块1.91英寸的AMOLED柔性屏幕,分辨率为x,显示精度达到了PPI,屏占比的官方数据为72.76%,这在智能手表里面已经是非常高的数据了。同时,这块屏幕支持了%的P3广色域,显示素质也非常不错。因为其采用了大曲率的曲面设计,结合6系铝合金边框跟背部曲面陶瓷+塑胶后盖,使得整个表身一体化视觉非常强。表身右侧边框有功能键和导航键两个按键,功能键上做的绿色凹槽也是延续了FindX2Pro电源键的设计。
表身左侧边框开孔为扬声器,主要用途是信息提醒、语音助手Breeno交互、健身提醒什么的。当然如果你想用来听歌也是没问题,目前酷我音乐、QQ音乐、喜马拉雅都已经适配了OPPOWatch,只是由于空间的原因,留给扬声器的空间非常有限,音质就别要求太多了,属于听个响的水平,但也比同级别产品的音质要好一丢丢,建议还是搭配TWS使用。
背部开孔为4通路光学心率传感器,主要用途就是监测心率,官方资料显示如果检测到心率有问题时会震动提醒,因为我身体倍儿棒,所以也就没机会感受到这个震动,当然了,也希望使用OPPOWatch的用户都没有机会去感受。
四个触点是与磁吸充电底座连接充电的,这里可能就会有人质疑OPPOWatch为什么不支持无线充电,其实这里是一个取舍的结果。鉴于表身的空间相当局促,支持无线充电的话,那么充电效率自然会大打折扣。我抛弃AppleWatch的原因并不是它不好用,而是它耗电快充电慢,一年使用下来直接形成了充电焦虑,忙起来的时候,甚至会戴着已经关机的手表一天,这种体验相当糟糕。而OPPOWatch的产品思路则是,既然我没办法塞入更大的电池,那我至少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快充,总得顾一头不是?
于是OPPO全新研发了WatchVOOC闪充技术,官方资料显示5V1.5A的峰值功率可以在75分钟内充满,这个时间也差不多是充满一台支持快充的手机的时间。
耗电至自动关机,熄屏状态下实测下来,使用FindX2Pro标配的SuperVOOC闪充头最高表显功率接近7W,全程没有看到官方参数的5V1.5A的7.5W峰值。此后迅速稳定在4.1-4.4W范围内。4分钟充电12%,10分钟充电30%,充到50%仅耗时16分钟,22分钟充到70%,29分钟充到90%,35分钟充到97%,40分钟充满至%!这个数据要不是自己测的,我都不太相信,比官方给的75分钟充满足足快了35分钟!剩余的时间又可以把一支OPPOWatch充到97%了。
值得一提的是,快速充电需要全程熄屏,充电过程中亮屏的话,功率会瞬间降到1W左右,熄屏立刻恢复到4W以上。充电到80%以上时,充电功率降至4W以下,从此开始线性降低功率,充到90%时,功率在2.2W左右,充到96%时,功率将至1W左右,此后一直稳定在0.6W左右直至满电。使用倍思支持PPS协议的45W非VOOC闪充充电头的充电功率也和VOOC充电头一样稳定在4W以上。所以我猜只要输出在5V1.5A及以上的充电头都能稳定4W以上功率为OPPOWatch充电,后边有机会我再测一次,分享在微博上。可以看出,OPPO为了让手表可以随时补充电量放开了VOOC充电协议上的一些限制,即便是你没有支持VOOC协议的充电头也可以做到快速充满电的疾速体验!
外观部分的最后聊一下这个表带的拆装方式,按压拆卸按钮,轻拉表带就能拆下来,安装也是直接怼进去就行,内部卡扣声音非常清脆,干净利落的感觉。相比AppleWatch的表带拆卸方式(按住按钮,向两边推出),更加方便易操作,强烈建议苹果下一代Watch也采用这种拆装方式!
系统体验:
在一块小小的屏幕上如果作出优秀的系统体验,这应该是最考验软件工程师们的地方,从最初立项开始就面临着重大抉择。OPPOWatch搭载的ColorOSWatch是基于Android8.1深度定制开发的,并不是Google提供的现成手表系统WearOS。看起来是舍近求远了,其实不然。Google对于WearOS并不上心,框架半死不活的,一旦你采用了WearOS,初期开发成本降低了,但长远来看必然受限于WearOS的发展。且WearOS是强依赖GoogleGSM框架的,这对OPPO来说,也是一个潜在风险。
采用Android系统深度定制对于OPPO来说,还有几个好处。OPPO做了Android系统手机这么多年,对这个系统的里里外外都了然于胸,魔改一个手表系统没有太高的门槛。且Android系统流畅性更高,可以更好的控制底层功耗和续航,系统迭代也更加灵活。长远来看,手表的功能扩展也控制在自己手上,第三方APP开发商也可以更方便的基于Android框架对手表进行适配,更加利于手表应用生态的发展。唯一的问题就是你要把一个手机操作系统魔改为一个手表操作系统,还要达到这样的完成度,投入的成本必然蹭蹭往上涨,但从我体验的结果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一切都是正确且值得的。
ColorOSWatch系统的交互操作逻辑非常清晰:
1、待机界面是表盘,长按表盘进入编辑表盘,编辑状态下,某些表盘可以切换颜色,更换样式,上滑即可移除表盘。待机状态下,左右滑动即可切换表盘,滑至最右可以预览全部已添加的表盘;
2、待机状态下,顶部向下滑动呼出状态栏,可以进行快捷设置,底部向上滑动呼出通知界面;
3、功能键进入APP列表界面,支持从左侧边缘右滑返回手势;
基本逻辑就是这样,类似于原生Android系统桌面+应用抽屉的设定,上手很容易。不过这里有个问题,某些图标的辨识度不高,没有APP文字的情况下,我经常分不清几个相似图标分别是干嘛的。但是屏幕空间有限,加入APP名称,必然会显得界面比较乱,背离了审美初衷,这个难题就交给OPPOWatch的软件产品经理去解决吧。
不过对于一款智能手表,我最关心的其实是它的软件生态,你空有一副架子,是没办法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的。AppleWatch得益于苹果在系统层面的绝对掌控权,已经获得了非常不错的软件生态,许多知名常用APP都对AppleWatch做了适配,这是其它厂商目前还无法企及的优势。但OPPOWatch还是给了我不小的信心,目前手表已经内置了讯飞语音输入法、酷我音乐、喜马拉雅、Fit、咕咚、美柚、支付宝能第三方APP,QQ和QQ音乐可以在应用市场内直接下载安装。关于我们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