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每两年一度的全国计算机体系结构学术年会(ACA)上,龙芯中科董事长、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作了名为《指令系统的自主与兼容》的特邀报告。
在报告中,他透露了龙芯的新动向——研发既“自主”又“兼容”的LoongArch指令集。如果最终达成目标,这将是一个自带“完整”生态,且中国人能牢牢掌握的体系。
关于该事件的讨论一度登上知乎热榜,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DeepTech:“LoongArch的计划已经提了很长时间,由于近期‘断供’问题形势严峻才特别凸显。其实业内一直想推出中国自有指令集系统,但奈何各方利益交错,长期达不成共识,目前或许是一个契机。”
自主研发VS选边站队
美国驴象两党,在很多方面都意见相左,但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却少有地达成一致。可以预见,未来,不管特朗普连任与否,都不能幻想美国人的对华政策有较大变化。
目前,“构建独立于Wintel体系(Windows+Intel)和AA体系(ARM+Android)的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要达成这一目的,“芯片”的问题是无法绕过的。而芯片难题又分为两个小点:一是CPU的指令集架构,一是生产的工艺制程。本文不谈工艺问题,只谈前者。
指令集架构,又称指令集或指令集体系,是计算机软件运行的基础设施。指令集的指令转换成机器码之后即直接与CPU发生交互,是比汇编语言更加底层的封装。
该指令含义为:将地址2的值与常量相加,然后写入到地址1
目前,仍然活跃在商业领域的指令集分成两大类:以ARM、RISC-V及MIPS为代表的精简指令集(RISC),以X86为代表的复杂指令集(CISC)。这里的精简和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所包含指令数目的多少。
使用X86架构的厂商是大名鼎鼎的Intel和AMD,该架构为Intel首创,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现在的两强局面。值得注意的是,X86架构基本不再对外授权。
ARM指令集的产品众多,由于其在功耗方面的优势,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苹果、安卓)、平板、便携智能设备,都要向ARM购买授权,在商业上ARM是成功的。目前ARM隶属于日本的软银,不过已有传闻NVIDIA将收购ARM,届时ARM将归属美国。
RISC-V比较特殊,属于开源(仅ISA)指令集架构,也就是说RISC-V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而不必向任何公司支付专利费用。
中国,是最追捧RISC-V的国家,没有之一。
追捧到什么程度呢?RIS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