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鸿蒙车机,凭什么让问界M5卖爆 [复制链接]

1#
卡介苗bcg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 https://m.39.net/disease/a_9413454.html

要问年新能源车领域,最大的「黑马」是谁,那无疑就是问界M5了。

去年12月23日才发布,3月5日开始交付,问界M5仅用87天便创下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破万的纪录,而在6月份,单月大定数量更是超1万台。

8月1日,问界公布了7月的交付数据——辆。截止7月31日,问界M5的累计交付量为辆。

不消多说,问界M5的「爆火」离不开车辆本身优异的驾驶性能以及独特的动力结构,但真正能让其从一众新旧造车势力中脱颖而出的,恐怕还得归功于它的最大「卖点」——华为鸿蒙智能座舱。

早在问界M5上市之初,「首款鸿蒙汽车」的标签便引得一大波人纷纷尝鲜,尤其在体验完其车机后,网络上一时好评如潮,「刷新认知」、「史上最强」、「车机天花板」……

这不由得让人发问,鸿蒙车机究竟好在哪里?

01、多功能车机,崛起于一场「智能化」变革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得先「回顾」一下以往的汽车车机是怎样的水平。

最早在燃油车时代,车机扮演的角色只有一个,那就是收音机,司机通过操作物理按键和旋钮,收听广播和音乐。

后来随着中控屏幕的引入,车机的功能变得多样化,一些可视化的内容开始出现,并能通过触屏进行切换。有了屏幕,没多久,地图导航功能便顺势上了车。

发展到现在,传统车机的功能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概括来说就是「通话、听音乐/广播、导航」三大样,从体验上来说,很难称得上「好用」,尤其是导航功能,卡顿、地图更新慢等问题,让车主们不堪忍受,转而纷纷在驾驶台立起了支架,直接用手机导航。

这时的车机就像一个可有可无的产品,它的功能在手机都能实现,甚至后者表现得更好。

年,苹果CarPlay的出现,开始让车机扳回局面。

这是一款优秀的手机投射产品,精选了适合在车载场景下使用的应用,并根据中控屏显示区域,对手机内容进行呈现。

相较于以往的车机系统,CarPlay高效地结合了手机「多功能」和中控屏「显示清晰」的优势,不仅界面简洁,运行起来更是十分流畅,这一点在开启导航功能时,体会尤为明显。

CarPlay迅速激起了消费者对于车机的热情,慢慢地,几乎成为了合资进口车型的标配,在海外,苹果汽车体验工程高级经理EmilySchubert在演讲中曾提到,甚至有79%的美国新车买家只考虑购买配有CarPlay的汽车。

把视线拉回国内,情况则不尽然。

在中国掀起的汽车电动化革命过程中,智能化也随之愈演愈烈,CarPlay能应付日常驾驶需求,却满足不了人们「对于美好车机的向往」。

首先,CarPlay的使用前提是车主必须拥有一台苹果手机,这无形中隔绝了大量的安卓手机用户。

其次,CarPlay在映射手机内容过程中,会导致手机严重发热,产生电量消耗过大的现象,即使可以边充电边投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体验感。

最重要的是,CarPlay与大部分车辆自身的操作系统分离,必须退出苹果软件系统,才能进入汽车自带系统,且现有的CarPlay还无法支持空调控制、车辆信息显示等功能。

如果说苹果点燃了车机「更多可能性」的希望,那么中国厂商则是把这种「可能性」发挥到了极致。

相较于将车机作为手机延伸的苹果路线,国内智能座舱玩家基于底层操作系统,重新开发了独立于手机的车机系统。

而这一改变,带来的使用丰富度肉眼可见:位于座舱中央的中控屏,不仅能够覆盖传统车机的所有功能,还集成了以往只能依赖物理按键才能完成的驾驶操作,例如座椅调节、车窗开/关、空调控制、后视镜折叠等,在一块屏幕中,就可以顺利完成多种操作。

可视化界面也得到极大拓展。不仅可以在仪表盘上显示油/电量、转速、车速等信息,还能在中控屏上通过第三方视频应用,获取更多影音娱乐功能,地图导航生态也进一步开放,包含了停车、酒店、美食、景点等推荐地点,有厂商还针对不同车型做了定制化内容,例如加入了充/换电站的位置。

和传统座舱相比,如今最大的不同,在于出现了人机交互。

通过内置在车载系统里面的语音助手,汽车里面的驾驶员和乘客能够通过发送语音指令,控制车内的多种设施,例如说出「打开车窗」,语音助手便能马上识别到,并执行相关操作,甚至对于一些语义复杂的语句,例如「我有点热」,也能理解意思,并为乘客打开空调。

在中控屏界面,这种人机交互,还体现在「可见即可说」,例如「导航到XX地,选第二条路线」,无须触屏即可完成目标任务,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双手。

此外,手机钥匙也是智能交互的一种,通过将手机靠近车辆,甚至只需远程车联网,就能开启车门,十分便捷。

从以上可以看到,车机乃至整个智能座舱的形态和功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并成为汽车核心价值的一部分。

据IHS数据显示,在国内消费者购车的关键因素中,座舱智能科技水平成为仅次于安全配置的第二大关键因素,重要程度超动力、价格、能耗等因素。

02、强劲的软硬件与人因研究,鸿蒙车机打造极致性能

智能座舱第一次被抬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市场参与的玩家自然不少,除了汽车产业链上的传统供应商,强调全栈自研的新造车势力也加入进来,互联网科技力量更是毫不示弱,纷纷跨界涌入。

不过,要论好评度以及影响力,似乎只有「鸿蒙车机」出圈。

有例为证,在问界M5大卖期间,二级市场一度掀起「鸿蒙」概念炒作热潮,而在视频网站,有关「鸿蒙车机」测评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