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定!7月5日消息,应用开发平台豌豆荚宣布,其应用分发业务将并入阿里移动,双方已经签订并购协议。豌豆荚的独立之路就此宣告终结。曾经,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写过多页的PPT,结论是豌豆荚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最终还是敌不过现实,倒在了“差一点”三个字面前,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时间回到年7月,91无线被百度19亿美元收购之时,王俊煜正在老家潮州办婚礼,他发微博回应:
“所以即使别人能用更少的用户卖出天价,也跟我们没有关系——既然你们所追求的地平线上的那座高山,并不是同一座。”
但仿佛从此背上了某种摆脱不开的“诅咒”,在91交易之后,豌豆荚成了下一个被收购的绯闻对象,并且愈演愈烈。
王俊煜几乎接待了所有名字响当当的互联网公司投资部门的人,询问是否愿意接受收购或者投资。
经过数次洗牌,7月5日,豌豆荚正式宣布,其应用分发业务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以下简称阿里移动),双方已经正式签订并购协议。由此,曾经几度拒绝被收购的豌豆荚终于委身阿里。而根据此前媒体消息,此次阿里收购豌豆荚的价格是2亿美元,与估值最高时的15亿美元相差甚远。(说明:据最新消息,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王俊煜表示,由于涉及到保密不方便透露,之前媒体透露的2亿美元收购价格并不真实。)
命运开了个恶意的玩笑,明明看起来几乎马上就会成为伟大的公司,究竟是什么阻挠了这个进程?让它永远停留在了“差一点”上?
◆◆◆
美好的幻像出现了裂痕
“比王俊煜更出名的是他的猫”,这是诞生于年豌豆荚刚推出不久后,媒体对豌豆荚的赞美。彼时,作为李开复和创新工场最“宝贝”的项目,豌豆荚给整个互联网注入了最小清新的空气。
在产品上,豌豆荚抓住了智能手机普及时期与电脑连接的红利。虽然当时的91手机助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高于豌豆荚,但是凭借简洁、清新的设计,豌豆荚迅速成为了市场和用户的宠儿。有数据显示,截至年7月底,豌豆荚用户规模突破两亿,收录不重复应用超过65万,应用每日分发量超万,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应用商店。
而在公司里,因为“谷歌元素”的融入,让豌豆荚几乎成为了最令互联网人艳羡的公司。它的工作氛围好到让所有跟它打过交道的人都印象深刻,这不仅仅止于它小清新的装修风格,几十只猫在宽敞的办公室走来走去,遇到没有雾霾的天气就任性放假,永远塞满零食的免费食品区,以及管一日三餐。它的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是“开放”和“有爱”。豌豆荚的各种数据都向员工开放,所有员工都能看到公司在做什么业务,业务进展如何。
这样的管理并不意味着这家工作强度小、速度反应慢。豌豆荚CEO王俊煜在Google工作时,一个强烈的感受是Google中国内部做事太慢。豌豆荚的工作时长是一周6天,这被写进了合同,却并没有引起豌豆荚员工的反感。在知乎一个讨论此事的问答里,有不少豌豆荚员工主动站出来维护豌豆荚,说这可比不明说但实际要求加班的公司文明得多,而且大家都不介意跟自己喜欢的同事多hangout一天。
这种富有魅力的公司文化,以及行业里中上水平的薪资,使得豌豆荚在只是一家拿到A轮融资的创业公司时,就已经牛人云集。一名原本在百度工作了数年的工程师受前同事邀约,去豌豆荚“看看”,看完之后,他决定加入豌豆荚。类似的事情不少。
在当时,豌豆荚就如同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让人们对其充满了希望。
然而,一切幻象的破灭要从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手机助手开始。
年年中,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91手机助手,成为当年最为轰动的收购案——通常,估值能达到10亿美元就已经很了不起,可以被称做独角兽了。应用市场是当时盈利能力最强、且掌握着其他应用生杀大权的入口级产品,炙手可热。这意味着豌豆荚很值钱,当时,市场上所有人都在问,豌豆荚要不要卖?
当时的BAT还在汲汲寻找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在当时就有传言,腾讯和阿里分别开出了15亿美元的价格寻求收购豌豆荚……同样是10亿美元的巨额现金、同样是高管和员工们的转手套现,但是豌豆荚的决定是,放弃!
◆◆◆
一念之差,为今日结局种下伏笔
豌豆荚CEO王俊煜长于产品体验,这使得豌豆荚的体验和口碑都很棒。私下讨论时,豌豆荚的工程师们私下觉得它的对手91简直“烂爆了”;而论规模,豌豆荚的用户量、分发量一度是超过91、排名行业第一的。
王俊煜写了多页的PPT,结论是豌豆荚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做一家独立的公司是对员工负责、对投资人也负责的选择”。他当时对媒体解释说,“哪家公司的技术能帮我们做成这件事?好像没有。我们现在的流量也是靠用户的口碑起来的,我们自己建立生态系统。巨头的产品业务线太长了,我们专心做手机搜索,独立会更好。一个独立的、蓬勃向上的公司,和被巨头收购后的公司,两个故事哪个听起来更有戏?”
在年,豌豆荚完成了总额为1.2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10亿美元,就这样,从年开始,王俊煜带领着他们的豌豆们,开始爬他们梦想中的那座高山——虽然它可能压根都不存在。
不为多少人知道的是,豌豆荚和之间还有过这样一个段子:
年中秋节,创新工场投资的几家公司的创始人,被李开复带到的CS练习场联谊,和团队对战,书生们毫无悬念地惨败了。中午吃饭时,周老前辈鸿祎剑客教育大家说:“在中国互联网要做成事,你们这些“书生”是不行的,太阳春白雪是打不了仗的,是成不了气候的。”而豌豆荚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崔瑾表示,“面对和百度,我们不一定输,虽然我们不适应那一套,但他们也不适应我们这一套……”
实际上,在年豌豆荚拒绝卖身,拿了1.2亿美元融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豌豆荚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
豌豆荚当时之所以能够如日中天,出色的产品体验固然重要,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是站在了“风口”——BAT们刚刚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来临,正在焦急的为自己的核心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上登陆;移动应用分发是很多刚刚转型智能手机的用户最强烈的需求;手机厂商还在为硬件利润打嘴仗,并没有对应用商店能够赚钱有太多的意识……这些林林总总的原因,成就了彼时的豌豆荚。
然而,在年之后,我们看到了什么,腾讯推出应用宝,几乎动用了腾讯所有的资源,记得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