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章节供各位针对性的选择查看。
ROG风格的BIOS界面系统为WIN10家庭版务必升级到版本
内置SSD读写性能与游戏Benchmark测试
流行的窄边框设计72%NTSCIPS电竞屏幕
机身设计出色A面Logo非信仰灯RGB灯光键盘手感佳
买新不买旧,九代标压CPU是游戏本首选
11年,从ASUSF8va到ROG魔霸3
年某一天揣了6XXX现金直接跑去了电脑城,对比了四五家店铺后直接买了第一款笔记本ASUSF8va,当场加钱让店家加了内存,转轴断裂并没有出现,A面至今保留原装贴膜,所以依旧光亮如新,没有一丝划痕,而且是带着它走过南、闯过北,只不过出风口设计在右侧,夏天很暖手。EeeePC的选购只是因为有段时间频繁不在办公室,但需要及时处理邮件才入手的。现在看来这两台老古董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由于续航的原因,也就只能在家中使用。目前的主力笔记本也是年的ThinkPadT商务本,散热性能、续航能力已经不行,所以想要更换一台笔记本。
问题是要选择哪种类型的笔记本?毕竟都已经攒了两台主机了,还有必要选择选购笔记本嘛?有,使用场景不同,台式机只是在家里用,笔记本可以携带出门。那么是要选择商务本、上网本、二合一笔记本还是电竞游戏本?毕竟对于笔记本来说,可选的品牌种类很多,在购买上无非就是先确定自己用途,是玩游戏还是办公,有一个预估的价位,再去对比看硬件配置,除了CPU、GPU、内存,还要考虑屏幕和散热性能,就个人而言,不管是什么笔记本,优选15.6英寸大屏幕,屏幕的分辨率都至少是*及以上,屏幕也不要选择泛白的TN屏。
至于锁定的笔记本类型就是游戏本,预算就是1W左右,硬件配置上自然是IPS、Hz,i7-H,16G内存,显卡应该就是Ti,一圈下来就是这四款电竞游戏本,对比之下的选择就容易多了,毕竟在金钱面前低头,忽然感觉ROG魔霸3好便宜,虽然标价元,但是元优惠外加满减,最终实际的价格就是。ROG魔霸3在质保上依旧是2年整机国际联保。
下面先来看看这款ROG魔霸3大体的硬件配置。主板芯片组为HM,CPU为6核12线程的全新9代酷睿i7-H标压处理器,最高睿频频率4.5GHz。内存为16GB海力士DDR,存储为intelGBSSD,显卡就是NVIDIAGeForceGTXTi6GB。显示器72%NTSC的IPS屏。
ROG魔霸3的i7-H在规格上相比i7-H变化不大,依然基于14nm制程工艺,架构为CoffeeLake-HRefresh,核心数量还是6核心12线程,TDP为45W,但在基础频率/最大频率、三级缓存容量、核芯显卡最大动态频率上有所提升。i7-H基础频率2.2GHz,最大睿频4.1GHz,i7-H基础频率2.6GHz,最大睿频4.5GHz,i7-H的基础频率、最大睿频都比i7-H高了MHz。三级缓存容量上,i7-H比i7-H多3MB,达到12MB,可以看作是向桌面处理器看齐。另外在核显上,i7-H依然搭载的是intelUHD,不过最大动态频率上提高了50MHz。
ROG魔霸3内置了2个SO-DIMM内存插槽,单根最大支持16GB,系统内存最大可扩展至32GB。ROG魔霸3采用的是两根海力士J-die的8GDDR所组成的双通道,8G双通道一般会比同频的单根16G在性能上要有明显提升。
再来看看显卡的部分。NVIDIAGTX16系列笔记本显卡只有两款,也就是定位中端的GTXTi和定位入门的GTX,目前也已经是中端游戏本和入门级游戏本的主力显卡配置。GTXTi采用了12nm的先进工艺,NVIDIATurning架构,核心代号N18E-G0,TU核心,流处理器个,相比起GTX系列显卡在性能提升了约30%,最主要一点是GTXTi支持DXR,也就是光影游戏效果,可以大幅提升画面显示效果。对于这个第八代IntelUHDGraphics核显,仍旧是14nm工艺,EU单元数为24,默认频率为MHz,略优于intelUHDGraphics的MHz,最大动态频率1.2GHz,支持DirectX12,支持英特尔QuickSyncVideo、InTru3D技术和ClearVideo高清视频核芯等技术,优势是可以兼容在线4K视频、度全景视频、VR以及AR应用。在P中等特效下,可以满足流畅运行《英雄联盟》、《守望先锋》、《DNF》等一般性入门3D网络游戏。
下面进入体验的部分。
ROG风格的BIOS界面系统为WIN10家庭版务必升级到版本
开机时的特效音比较吸引人,当然同时还有这个败家之眼的logo设计。
BIOS界面采用了经典的红黑CP两色搭配,界面同样采用了EZMode和AdvancedMode两种模式,方便不同的玩家切换使用,EZmode下的图形化的界面设计更加直观。
默认的WIN10家庭版版本号是,可以手动升级到,如下图,强烈建议升级到最新版的系统,因为对于部分性能上会有大幅提升。
下图是开机默认的官方ROG壁纸,跟某些电竞笔记本不同,ROG魔霸3并没有内置官方应用,比如什么服务中心,驱动管理等等,系统可以说非常干净。
不过ROG魔霸3内置有卖咖啡McAfee杀毒软件,McAfee默认提供了30天免费试用,到期后用户可以选择是否续费购买。
另外想要说明的时ARMOURYCRATE这个功能强大的官方软件,可以用来查看当前性能状态、屏蔽按键、关闭键盘灯光、调节性能模式灯,还可以通过内置的应用市场来下载安装一些应用,比如ROGGamePluse,ROGGPUTweakII,GameVisual,SonicStudio等。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色功能,一是AURASync功能,也就是跨产品来实现多款产品的灯光同一控制,可玩性更高,是目前大品牌都比较看重的一个部分。
二是可以搭配手机APP来进行控制,需要搭配蓝牙方式连接,算是PC端驱动软件的一个辅助。
接下来看看CPU、GPU、SSD和整机的性能表现部分,
先说CPU-Z下的表现。为了有个对比参考,这里选择了桌面级的i7-K和i7-K进行对比,从下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来,i7-H相比于i7-K在单线程表现上略差些,但是多线程测试上i7-H相比于i7-K要明显出色许多;i7-H在单线程和多线程上表现上均不及i7-K。与桌面级的AMDRyzen相比,则是i7-H在单线程和多线程测试上均优于AMDRyzen。
在CINEBENCHR20的测试中,连续运行三次取最高,不过实际的结果差异上并不大,CPU多线程得分达到了cb,在单线程性能达到了cb。
在国际象棋下的结果为,相对性能倍数47.46,每秒千步。
再来看看AIDA64下的性能表现部分。虽然ROG魔霸3的内存为DDR,时序上为19-19-,但在AIDA64CacheMemoryBenchmark中,Memory对应的读、写、拷贝和Latency性能上分别为MB/s,MB/s,MB/s和59.4ns,这个性能上要优于部分台式机的DDR408G*2的内存性能。
在AIDA64GPGPUBenchmark中,ROG魔霸3中仅仅GTXTi下的测试结果为,Memoryread为MB/s,Memorywrite为6MB/s,MemoryCopy为MB/s,而在双GPU模式下的结果则有了大幅提升,Memoryread为MB/s,Memorywrite为MB/s,MemoryCopy为273MB/s,
下面看看3DMARK的性能表现,包含了TimeSpy,FireStrike、PCIExpress和PortRoyal的部分。ROG魔霸3搭载了ROGBoost显卡超频引擎,出厂默认即为满血版,频率高达MHz,远高于NVIDIA默认的MHz,此外还可以一键超频提升至MHz,进一步榨干显卡性能。
ROG魔霸3在TimeSpy的性能表现上为,显卡分数为,其中显卡测试1为35.29fps,显卡测试2为31.51fps,CPU分数为,CPU测试为21.83fps。
FireStrike的部分,ROG魔霸3得分为,显卡的分数为74,显卡测试1为68.32fps,显卡测试2为58.33fps,物理分数为,物理测试为55.44fps,综合分数为,综合测试为28.64fps。
上面的得分有些高,所以再换成FireStrikeExtreme进行测试,ROG魔霸3得分为,显卡的分数为,显卡测试1为34.11fps,显卡测试2为24.78fps,物理分数为,物理测试为55.47fps,综合分数为,综合测试为14.46fps。
PCIExpress功能测试针对的是显卡可用带宽,带宽越大,游戏可以传输的数据更多,同时可以减少加载时间并实现对更加复杂场景的支持。从测试的结果来看,ROG魔霸3的带宽达到了6.24GB/s。
这里再提一下PortRoyal的测试结果。部分人认为GTXTi其实就是去掉光追、深度学习功能的RTX,但目前的驱动已经开放了GTX6GB以上级别的GTX显卡对光线追踪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3DMARK可以进行PortRoyal测试的原因。从结果来看,显卡分数为,显卡测试结果为6.71fps。
那么压力测试下的稳定性表现如何,针对CPU散热和GPU部分进行测试。ROG魔霸3在高性能模式下搭配AIDA64进行压力检测(单FPU),笔记本放置于水平桌面上,CPU占用率%,整个过程运行33分钟,风扇自动启动高速散热模式,CPU的平均温度都保持在了85度以下,散热性能上符合预期,如果搭配散热底座,温度上应该还有降低的空间。
下面再来看看Furmark下的压力情况,GPU1就是对应的GTXTi,温度最高上到65度;GPU2对应的是intelUHD,温度最高到60度。
下面进入读写速率相关的检测。
内置SSD读写性能与游戏Benchmark测试
ROG魔霸3的硬盘只有一块,就是内置的intelGPCI-eSSD。软件的部分选择了CrystalDiskMarkV6.1.0(简称CDM)和ASSSDBenchmark。
CDM这里选择了2G和4G分别进行三次测试,选择三次数据中顺序写入数据最低的一组,这样会更有参考意义,不过2G和4G的测试数据并没有因为参数增大而导致明显的数据差异。顺序读取性能均为MB/s+,顺序写入性能为MB/s+,同时4K相关的整体表现上比较出色。
ASSSDBenchmark这里选择了1G和3G进行三次测试,选择三次数据中顺序写入数据最低的一组。与CDM不同,随着参数的增大,顺序读写性能有所提升,顺序读取上由1G下的MB/s提升到了1MB/s,顺序写入上由MB/s提升到了MB/s。
再来看看游戏的部分,选择了《FarCryNewDawn》《刺客信条奥德赛》《地铁离乡》这三款款游戏。
先来看看《刺客信条奥德赛》,画质选择很高,分辨率为*,反锯齿模式为高,关闭VSync、FPS限制、适应性质量,ROG魔霸3的平均fps为60,最低fps为31,最高fps为95。
《FarCryNewDawn》在*分辨率下,画质选择高,关闭垂直同步和帧数锁定,ROG魔霸3的平均fps为87,最低fps为9,最高fps为。
《地铁离乡》这款游戏很吃显卡,这里也选择了*。
先来看看RTX下的参数设置情况,
Options
/p>
DirectX
irectX12;
Resolution
;
Quality:Ultra;
Texturefiltering:AF16X;
MotionBlur:Normal;
Tesselation:Full;
AdvancedPhysX:On;
Hairworks:On;
RayTrace:Off;
DLSS:Off;
ShadingRate:;
ROG魔霸3的实际表现如下,
TotalFrames
/p>
AverageFramerate:40.47
Max.Framerate
2.26
Min.Framerate:5.78
再来说说ROG魔霸3这个噪音,一旦进入游戏模式或是压力测试的时候,噪音便会立刻加大,在距离笔记本右侧出风口上方5.8厘米的垂直高度上,噪音在50dB左右,与房间内X50空气净化器三档模式下的噪音相当。如果是晚上在书房打游戏时,会感觉噪音有些大,有必要佩戴上耳机,毕竟游戏模式下出色的散热性能与静音仍旧是不能兼得的,如果在二者之间选一个,自然是选择出色的散热性能,毕竟这是游戏本,性能高肯定是要用来玩游戏的,而散热性能必须要出色才行。另外日常上网看视频也属于静音水平。
对于电竞笔记本来说,可能不太适合谈续航能力,不过作为采用4芯电池组、66WHrs的笔记本,还是有必要参考下ROG魔霸3的实际续航,只要能达到三个小时就行。这里搭配是浏览器来播放P在线影片,电源模式调整至更好的性能模式,屏幕亮度为个人平时偏好的75%,音量调整至67,笔记本WiFi开启并连接5GHz网络。影片播放从电量%至低电量至6%,时间是从11:42到16:31,累计总时间到了为4小时49分,已经可以轻松应付临时携带外出办公的需求。
在实际的充电性能上,ROG魔霸3优势很明显,搭配原装电源适配器从16:34接入电源显示的电量7%,仅仅用了1小时1分钟便充电至77%电量,而完全完成充电(18:41),花费时间只需要2小时7分。
那么作为采用第九代i7CPU的笔记本,ROG魔霸3实际的功耗情况如何呢?这里搭配的是欧瑞博S30智能插座进行检测,先来看看正常开机待机的一个情况,图一高性能模式下的待机实时功耗,为39.4W;图二是平衡模式下的待机实时功耗,为25.1W。
再来看看压力测试和游戏时的ROG魔霸3实时功耗,作为游戏本,高性能模式下的ROG魔霸3能上多少W?图一为ROG魔霸3满电状态下进行3DMARKTimeSpy测试场景中的性能,直接到了.5W。图二则是AIDA压力测试时的实时功耗,飙升到了.6W。
流行的窄边框设计72%NTSCIPS电竞屏幕
目前的窄边框设计已经在笔记本上普及开来,相比于以前的跑马边,窄边框设计可以减小笔记本体积,同时也可以带来更好的观感效果。作为经历过TN屏、AUO屏和IPS屏幕的用户,选择上自然优先选择IPS屏幕。ROG魔霸3采用的就是LED背光IPS防炫光雾面屏,作为电竞游戏本,刷新率也提升到了Hz。
Hz屏幕有什么用?当整机性能强劲、显卡性能出色时,刷新率会受到显示器的硬件限制,简单来说,就是常见的刷新率为60Hz的显示器上最高就是看到60fps的画面,而超过60fps的部分,比如fps的画面流畅程度其实和60fps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时候高刷新显示器就能发挥出优势。Hz的高刷新率带来了高于在用优于普通60Hz显示器的游戏体验,对于画质细节的展现更为详尽,同时画面流畅、无拖影问题,对于FPS游戏、RAC游戏的画面提升效果会更为明显,这也是Hz电竞显示器日趋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ROG魔霸3实际的屏幕效果如何?为了更真实的反应情况,这里用的是datacolor的红蜘蛛Elite来进行校准。为什么要用这个?一是可以更直观的提供结果供大家参考;二就是碰到过某款笔记本以次充好,宣称用的是72%NTSC屏幕,但是实际收到的笔记本却是45%的NTSC屏幕,做人要实诚,毕竟不是所有的玩家都是小白。
下面来看看ROG魔霸3实际的校准结果,与官方宣称一致,实际的色彩标准达到了72%NTSC和98%的sRGB。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选购校色仪,但是对于笔记本和显示器来说,还是有必要进行定期校色的,可以真正体验到笔记本和显示器的真实显示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实际的观感。校准后的屏幕显示效果,在色彩上饱和度更高,效果上也更自然。
下面对笔记本进行开箱点评。
机身设计出色A面Logo非信仰灯RGB灯光键盘手感佳
先说说ROG魔霸3在设计上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地方。
一是A面有立体感的切面设计,虽然不是金属材质但是采用了拉丝工艺处理,美观且有质感,最重要一点是比某些金属材质的笔记本要更加耐磨耐脏,也能够够给人一种硬朗感,整体风格简约大气而略有干练。ROGlogo设计在了A面靠右侧的居中位置,辨识度极高,但有些可惜的是logo并未设计成信仰灯,不能体验灯光带来的乐趣。
再来说说这个特色的立体感设计,其实ROG魔霸3的A面是平整的,这是通过拉丝工艺的特色设计造成了视觉上误判,不得不说华硕在设计上还是保持有自己的特色。
请点入图片描述
二是为一款15.6英寸的游戏本,ROG魔霸3整机重量上相对较轻,实际测量的机身总重量仅为g,搭配机身设计,使得有一定的便携性,重量上也优于个人平时出门背负的ThinkPadT(g)。
ROG魔霸3的电源是个大头,因为个头很大,重量也有些重,与笔记本一起的重量达到了克,至于电源为什么这么大,直观上来讲就是为了提升快速充电性能。
三是更加宽大的触摸板设计方便手势操作,同时左右键采用了分离式设计,更加方便按键操作。触摸板的面积远大于自己的ThinkPadT和ASUSF8va笔记本,也要比部分笔记本触摸板要大上很多,自己四根较粗手指可以不用并拢即可轻松放置在上面进行操作,触摸反应很灵敏,默认支持多种手势操作,可以快速实现文档网页缩放、切换上一个/下一个项目、所有窗口最小化等功能,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左右键的按键手感有些肉,回弹力不足,但优势就是比那种一体式设计的触摸面板在按键上更为方便。
四是ROG魔霸3上特色的欧翼转轴设计,这其实是一个隐藏式铰链设计,根据的是启动臂式开启原理,可以大幅提升坚固耐用性,降低了频繁开合所带来使用寿命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辅助提升散热性能,别急,往下看。
五是冰川散热架构设应用,由于涉及到质保,这里不对ROG魔霸3进行拆解展示展示点评。
ROG魔霸3采用创新仿生进气格栅设计搭配厚度0.1毫米的超薄特殊铜散热片来提升散热性能,同时厚度上的变小也增加了散热表面积并降低了空气阻力,让空气流通更加顺畅。
这是散热铜片的特写,可以清晰看到内部的铜片,有些类似水冷冷排上鳍片设计,整齐且均匀分布,间隙上略大,可以确保冷排更容易被风扇大面积吹到,搭配内置的风扇来确保热量的快速导出,从而提升散热性能。
除了前方两个风口外,其实ROG魔霸3在右侧也设计有一个类似的风口,位置靠上,不用担心暖手宝的问题。左侧因为设计有USB接口而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对称式设计风口。
这里简单对内部散热进行说明,ROG魔霸3采用的是多铜管双风扇的散热设计,搭配绝尘风扇的暴风增压来实现高性能散热。所谓的绝尘风扇就是ROG魔霸3采用了专有的除尘通道设计来防止灰尘在内部的集结。
另外从下图可以看到,ROG魔霸3底部并没有采用大面积镂空设计来提升散热性能,只是小面积的进行镂空设计。
六是流行的窄边框设计,两侧边框实际测量的宽度为6mm。窄边框设计用来提升屏占比的同时也让屏幕看起来更具冲击感,从而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来实现减小笔记本体积。
七是RGB灯光的影刃键盘系统,按键间距明显,不用担心打字连带的问题。按键布局上没有跟风加入小键盘的设计,就个人实际使用而言,笔记本上的小键盘基本很少用到,小键盘的加入势必导致按键间的距离缩小。
键帽边缘都采用了圆弧工艺处理,多了圆润感和立体感。左侧上方独立的一排五个按键包含了常用的几个功能,包括音量调节、一键屏蔽MIC、一键暴风增压和ArmouryCrate奥创游戏智控中心。1.8毫米键程、回弹力足,键帽中凹的设计更好的贴合了手指,使得整体的按键手感出色。
键盘背景灯设计上有些创新,那就是同时在键帽四周加入了透光设计,提升了视觉效果,更适合喜欢灯光的玩家。灯光显示亮度可以逐级可调,最高亮度下没有刺眼的感觉,整体上亮度较为柔和,灯光显示模式也有多种可调。
另外还有一个创新的地方,那就是ROG魔霸3将常用的WSAD键采用了透明键帽设计,透光性更强,辨识度更高,也更能提升战意。
透明的WSAD四个按键搭配其他按键的RGB灯光设计,大概可以提升35%的性能吧。不过有些遗憾的是,ROGlogo没有集成到SPACE大键上,否则加入信仰灯的效果能进一步提升对玩家的吸引力。
八是接口的部分。ROG魔霸3提供了一个千兆RJ45接口,视频输出上提供了一个HDMI2.0b和一个Type-C接口的设计,没有提供DP或是miniDP接口就是因为这个type-C接口支持视频输出功能。HDMI2.0b接口可以实现4KHDR画面输出,Type-C接口支持DP1.4a,可以搭配USB-CtoDP线来实现视频输出,同时兼容G-SYNC显示器,也就是魔霸3可以实现三屏输出功能。这个type-C接口采用的标准是USB3.1Gen2,可以正常连接存储设备使用,也可以为其他设备充电,不过不能用来给笔记本充电。
如果你有两台显示器,均支持DP和HDMI接口,那么建议同时购买HDMI线和TYPE-C转DP线。如果只有一台显示器,也是自带DP接口,相比于HDMI线,个人更推荐购买一根TYPE-C转DP线,就是因为可以实现支持60Hz的8K分辨率(x)HDR视频以及Hz的4KHDR视频,同时稳定高速的刷新率也更适合搭配到Hz以上的电竞显示器。
比如ROG魔霸3通过TYPE-C转DP线搭配自己的这款ASUSTUFGamingVG27A显示器使用。
华硕TUFGamingVG27AQE27英寸Hz显示器超频Hz2KIPSHDR电脑显示器自营电竞小金刚旋转升降京东月销量1.2万旗舰店¥购买已下架
在笔记本左侧的部分,ROG魔霸3提供了1个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3个USB3.1Gen1Type-A接口,接口数量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连接鼠标、U盘等设备连接使用。USB接口设计在左侧对于有线鼠标来说会有些绕线。另外ROG魔霸3取消了SD卡卡槽的设计,不过这个SD卡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有无设计对实际使用并没有什么影响。
九是双喇叭设计。ROG魔霸3并未对扬声器设计上进行太多的介绍,具体性能参数未知,同样是对称分布在左右两侧,对应两个扬声器的底部位置,采用了不规则的切面设计,不会让发出的声音直接打在桌面,试听上不会有尖锐刺耳感,声音听起来会比较圆润真实。这种设计不仅仅明显降低了试听时的距离感,同时也增强了包围感,代入感会更好些,同时调音上较为出色,最大音量下可以不用搭配音箱使用即可满足日常观看影片的需求,个人平时使用系统音量67%即可。
再来谈谈其他细节设计的部分,
一是没有加入摄像头设计,对于用来直播的玩家会有些遗憾,但个人感觉是没有必要加入,因为当前普及率更高的手机摄像头就可以满足视频聊天的需求,使用上更加方便。另外舍弃摄像头可能会提升屏占比,也会进一步带来笔记本体积上的变小。
二是全新双频无线网卡+蓝牙5.0二合一的IntelNGW,支持.11ac(2*2),支持MU-MIMO,无线速度最大可达到1.73Gbps,性能上优于大部分同类型的笔记本。但魔霸3采用了RangeBoost四天线设计,即多了一组2*2天线来提升WiFi信号强度,同时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性能。
当然高性能网卡的加入,搭配高性能的路由器可以获得更加稳定、强劲的网络性能,降低延迟来提升游戏体验。
买新不买旧,九代标压CPU是游戏本首选
对于电竞笔记本来说,自然是优选标压CPU,正常来讲真正的玩家不会考虑带U的低压版CPU来进行游戏。目前而可选的标压CPU主要就是集中在Inteli7-H和Inteli7-H之间,在显卡的选择上就是GTX与GTXTi之间。考虑到Inteli7-H相比于Inteli7-H在性能上提升是明显的,同时GTXTi性能提升也是明显的,那么是优选性能更高的配置。
ROG魔霸3作为电竞游戏本,保持了ROG系列产品的高端水准,比如HzIPS屏幕、冰川散热架构设计、影刃键盘系统等等,整体硬件配置高,充电、续航性能提升,在软件上搭配RangeBoost和ROGboost等系统可以进步提升整机性能,让玩家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同时搭配AURASYNC可以实现与其他ROG产品的灯光联动效果。
不过同时也要看到,ROG魔霸3并没有将ROGlogo设计为信仰灯,对于ROG粉丝来说会是很大的遗憾。另外对于这个售价近万元的笔记本,面向的就是游戏人群,不适合用性价比来进行衡量。